这方灵璧石取名“吕布戏貂蝉”?不如“鹣鲽情深”
2019年上海石协首届名人名石暨 “四大名石”邀请展,一方灵璧石“吕布戏貂蝉”(54厘米×42厘米×20厘米,王衍平藏),就是非常难得的精品,吸引了石友们的目光。

▌灵璧石“吕布戏貂蝉”
这方灵璧石,曾经收录于陈东升编著的《中华古今奇石大观》《中华奇石鉴赏大观》等书,题名为“凤仪亭”,也与“吕布戏貂蝉”有关。
“凤仪亭”典出《三国演义》,讲述了貂蝉和吕布二人在凤仪亭私会,被董卓撞见的故事。
这方灵璧石,为藏家王衍平之父、资深藏石家王坤江30年前所藏,在江淮之间享有盛名。
“吕布戏貂蝉”为磬石山头皮石,扣之有声,黝黑如漆,背部石根未除,原汁原味。石体由上下连体的两部分组成,肌理饱满,造型灵动,轮廓线条跌宕多变,形成难度很大。像是两个人,一上一下,一强一弱,上部像是一位男子,霸王上弓;下部似一位女子,仰承恩泽,所谓“吕布戏貂蝉”,此之谓也。
“吕布戏貂蝉”,还有其他若干名称,如“天人合一”“亚当与夏娃”“霸王别姬”“江山美人”,等等,大体都与“春宫”有关。
类似“春宫”的象形石,虽然十分难得,但似乎难登大雅之堂,尤其是题名,如何变俗为雅,所谓“一名之立,旬月踟蹰”,藏家也是一直非常困惑。有没有更好的题名,我以为关键在于有没有更开放的思维。试着再度解读一下。
其实,这方石头一上一下,你侬我侬,既像人物,又像动物,而且动感很强,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比喻夫妻恩爱的成语——鹣鲽情深。
鹣,是传说中的比翼鸟,雄鸟只有左翼左目,雌鸟只有右翼右目,“各有一翼,不比不飞”,雌雄合体才能飞行。《尔雅·释地》称:“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鲽,是一种比目鱼的古称,传说只有一只眼睛,“各有一目,不比不行”,一定要两条鱼紧贴着对方才能行动。“鹣鲽情深”,就是比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深厚,特别是夫妻之间的恩爱如初。所以,比喻夫妻或恋人分离,又有鲽离鹣背之谓。
比翼鸟和比目鱼,既是夫妻恩爱的比喻物,向来又被视为珍异之物。《史记·封禅书》有谓:“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比翼之鸟,然后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十有五焉。”后来以“西鹣东鲽”代称四海珍异之物。这方灵璧奇石,确实可称得上是稀罕之物,视其为比目之鱼、比翼之鸟,也许更为妥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