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频道介绍 | 地方资讯 | 经济动态 | 媒体聚焦 | 行业动态 | 经济与法 | 艺术长廊 | 产业导航 | 传媒研究 | 投诉留言 | 联系我们
聚焦民生 | 绿色环保 | 政策解读 | 文教卫生 | 环球热点 | 深度报道 | 公益资讯 | 史海回眸 | 业界动态 | 监督曝光 | 行业法规 | 全民健身
招商在线 | 时尚宝典 | 消费导航 | 食尚男女 | 汽车财经 | 礼品商城
 
   
牡丹新国画
(2013/12/15) 点击:7847 关闭



              来源:艺术在线   2013-12-15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以其雍容华贵,富丽堂皇而誉为国色。唐、清两朝,牡丹被推为国花;宋元明代,尊牡丹为百花之王,被国人誉为美学微章,富贵标记。牡丹何以为国花,何以动京城千载,仅仅是牡丹五彩缤纷的颜色,富于变化的花型,沁人肺腑的香气,硕大花朵上丝绢般的花瓣所表现出的风韵吗?从东晋以来,以牡丹为题材的绘画艺术不断有所发展。
       虽然,千余年来画牡丹者数以万计,但画出国花神韵,画出牡丹何以为国花,何以动京城的画作很难寻觅,李新国紧紧围绕这一命题作了几十年的探索,推出牡丹新国画这一组合作品。何以新?描写内容深广、题材新颖、思想深邃、寓意深远、手法独到。具体表现大致有五个方面,一是在画中表现了牡丹的千年进化史,画作中有原生态牡丹、唐宋时期牡丹品种和当代牡丹新品,看画可以遥感牡丹叶花的变迁规律;二是在画中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参赞天地之化育精神,提倡生生不息创新内容,揭示了牡丹的进取精神,符合当代改革创新的时代主题;三是在画中牡丹厚重大气,千姿百态,俯仰有秩,背对有趣,表现了牡丹的泱泱大气,不争春,沉深厚重,较为符合中国的气度;四是在画中表现了牡丹在国人中的痴迷情节,上达皇亲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对牡丹的真爱,体现古代牡丹何以动京城,如何成为国花的民族情节;五是在画中反映人民审美的多层次,既有大红大绿、热烈奔放的民俗美,也有哲理性强、冷月净清的含蓄美,通过表现牡丹四季叶蕊花种的各种特征和中国民族的传统表现型式结合在一块,画作的高尚情结感人引人。
      李新国,艺名老三民1952年生,毕业于西安美院国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牡丹芍药协会职业画家。是经过大学系统学习的画家,在杨之光、刘文西、张之光、李自强、刘保申等老师们的直接指教下,画艺突飞猛进,绘画内容更加丰富,李新国作为他们的得意门生,深受其恩师舔犊之情,他对中国画的演变过程了然于胸,曾认真研究过中国传统的工笔画画法长达十余年,对“逸笔草草”的文人画进行过仔细的揣摩。李新国专攻牡丹绘画以后,以超出常人几倍、甚至百倍的努力,不论朝暮晨夕,风晴雨雪,常年累月从不间断地观察、研究、描绘着牡丹。他在院内栽种牡丹,从严冬的枯枝、到初春的花蕾,从刚出土的幼芽、到凋榭的残花,无不搜集于他的花稿之中。日久天长,他于牡丹心息相通。李新国画牡丹,总是以拟人化的思路入手,赋于牡丹各种各样的人性化,作画时,常常进入忘我的境界,深入角色,昼思夜想都是牡丹。在他所有的牡丹作品,给人最深刻地印象是厚重和清新,所谓厚重是作品大气磅礴,揭示了牡丹何以为国花这一重大课题,作品体现了牡丹千年发展史,从厚重的枝干、花型的千年进化规律;所谓清新是技法大胆改进,用各种绘画色彩来描绘牡丹,作品透彻明亮,活灵活现,又将人物、山水画和牡丹相结合,另人耳目一新。他的作品章法严谨,笔墨酣畅,吸收西画的表现方法,在色彩上独具匠心,形成了雅俗共赏的独特艺术风格;他的作品以优美、深沉、严谨见长,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获奖。曾创作一幅大型工笔重彩画---工笔牡丹百米长卷《国花颂》,为创作此长卷,倾注十年心血,画得两腿关节几乎残废,累得患上严重的心脏病,可以说九死一生,喋血丹青。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制作两个专集予以报道,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制作60分钟专题片《国色天香话牡丹》将他的工笔牡丹百米长卷《国花颂》进行了重点介绍,河南日报也以《喋血丹青》为题作长篇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并被选定参加2005年10月全国牡丹文化艺术展获得金奖。他的写意牡丹,追求牡丹拟人之性情,作品豪放、刚劲、清新,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多次参加省、市及全国美展,数次获奖,作品被国内外收藏。2001年应奥地利奥中友好协会邀请赴欧进行艺术交流,2002年在澳门、泰国举办画展,2004年应邀到国务院办公厅会议室作巨幅写意牡丹《神州春色》,作品〈鸭场〉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世人画牡丹的很多,画出国花内涵的不多,画出时代精神和厚重牡丹文化的更少。李新国对牡丹情有独钟,每当牡丹花开时,总是到洛阳、菏泽两地的花圃去写生,虽说住的是每天5-10元的简易干店,但在牡丹地里一蹲就是一天,乐此不疲,后又在自己院内种牡丹,对牡丹花蕾、盛开、衰败,甚至畸形,他都画多色的牡丹多种天气中多种光线下都研究,用白描、素写、速写、水粉、写意等多种手段对牡丹写生,画的熟了,自然就找出了它不变和可变的规律,最后达到自然而然的程度。李新国画牡丹大体经历这三个阶段,一是实地写生阶段,历经十余年,彻底掌握了牡丹枝叶花型的物理形状和色型位置;二是闭目成象阶段,牡丹的枝叶花型皆成为生命的鲜活个体,统统存储在大脑,林林总总,随用随调,得心随意;三是进入妙悟入味阶段,一枝一叶总关情,从牡丹中悟到了生命的哲理,悟到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情节,悟到了求新求变随合时代的科学发展观。
      李新国的牡丹图卷,构图严紧,浑厚大气,充分体现了牡丹的千年发育变化,老干苍劲曲折多变似松似柏,嫩枝挺拔修长,节次明显,新老交接表现了老与新的色彩变化,充分体现了哲学辩证关系,自然美的对比关系。特别是他画的巨幅牡丹,老杆穿插其间,气势贯通,有盖有露,左右相互挫曲,曲中带直,直中有曲,疏密得当,加上花朵,叶片的层层叠叠,多层次表现,既有黑中托白,也有白中托黑,深沉丰厚,给人以很强的震撼力,使人仿佛能走进他画的图画中去摘一片叶,闻出清香。
      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李新国在西安美院毕业时,著名画家陈忠志亲书赠言一幅,内容是“创新失败远胜于摹仿成功”。毕业后的李新国牢记恩师的教导,在绘画创作上走前人没走过的路,特别是牡丹画创作上透过牡丹美丽的表象,去追求背后深层次的东西,独树一帜,勇往直前。他把牡丹作为一种文化,是真善美的代表,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因此他独辟新径,沿此去追求牡丹何以为国花?历代国人为何爱牡丹如痴如醉?洛阳牡丹何以甲天下?他创作的牡丹画大体分五个方面:一是追根求渊,揭示牡丹根在河洛,世界牡丹根在中华;二是牡丹何以为国花,从文化层面去描纷牡丹精神就是中国民族精神;三是牡丹的生命礼赞,从植物的生理角度去剖析牡丹的高洁、顽强、奉献精神;四是洛阳牡丹何以甲天下,从牡丹在洛阳的完美进化、花型花色上的登封造级,以及牡丹向国内外的传播,来说明牡丹在洛阳发祥、发展、传播、繁荣,甲于天下;五是大众喜闻乐见的牡丹花,如五色牡丹表富贵万象、公鸡和牡丹表富贵吉祥、牡丹和水仙表富贵如神仙,还有是根据订画的需求、订画人的姓名、背景去有针对性创作。由于他对牡丹的深层次探究,他的牡丹画别具一格,与众不同,不易摸仿,所以很好辨认。《火炬》如火炬般的牡丹花蕾涌动着勃勃生机,生命力十分张扬,蕾后面是牡丹的嫩叶,有草绿、草黄、紫红,用虚构的笔法使其五彩斑斓,虚实结合恰如其分,花蕾描写美奂美伦。《》老杆苍劲,嫩枝青翠,干枝上多遍积墨厚重有味,预示着牡丹千载的生命顽强力,嫩叶上黄绿相间,筋勒上血脉涌动,孕育着生机一片。画面上新老对比、干湿相互对应、色彩反差自然,灰中含黑,绿中有红,体现了画家高超技艺。《嫦娥奔月》此画着重描绘托桂型牡丹,用千年老干代表仙人吴刚,牡丹品名是 “嫦娥奔月”。看画想到天仙,想到遥远,花型上大、小瓣对比明显;此画巧妙体现了牡丹育花者的智慧,牡丹命名的科学,牡丹画家的绝妙构思。
      用光,在李新国的牡丹画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画面中的正面光被千枝万叶筛罗,硕大无比的花朵相互簇拥,更显雍容大度,富丽堂皇,表彰着太平盛世;而他最为擅长使用侧光,凸现画面立体感,花朵色彩俏丽芳菲,色彩厚重,层次分明,是统一和变化的,也恰是最能体现牡丹的千态百媚,体现牡丹的丰富色彩,成为真“国色”;他笔下逆光牡丹花朵用大写意手法表现,沉着浓郁整体柔和,花瓣的水份好像欲滴,鲜嫩无比;月光下的牡丹花朦胧含蓄,混沌迷离,以充足的水分饱和的大笔点厾,事半功倍,境界幽深。他善于掌握虚实关系,从润入手,从园入手,即画出了牡丹的丰富色彩,又作到了艳而不俗,丰富多变而不花。有人说他画的牡丹有些脏,不如红花绿叶看着舒服,其实所谓脏就是色彩在灰色调运用最为成功地体现,他抓住了花头和叶片的冷暖关系,花朵暖叶片要冷些,他笔下的花朵和叶片常常表现为绿中带红,黑中带紫或蓝中带红。画面中有大的冷暖对比,还有小的冷暖对比,这才是他高明的地方,他画的牡丹花与蕾、花瓣与花托、花蕊、老叶与嫩叶、叶与芽、花与蝶、花与草等等,无不具有对比、协调、跳动的关系,这样才是完全、活泼、真实的画面。
      唐代诗意牡丹画系列是他近年新创作的作品,他认为牡丹之所以在唐代被尊为国花,是因为牡丹的华丽气质最符合盛唐气质。牡丹花九色十型,最升符合唐代人的精神追求,唐人活得浪漫唯美,他们洗剥了卜汉代人过于质重滞实的泥土气,解放了人的生命境界中灿烂感性的因素,将花卉中倚丽之美,真正变而为灵魂的乐土与心灵的色光。唐代,是中国人富于热情,重于生命色彩的时代。也是极富英雄色彩、浪漫情调的时代,是时人世间世俗价值如功业、富贵、金钱、地位充分肯定、执着追求的时代。在唐代好多诗里,惜别时的心情,已有看花饮酒、听鸟春山的情调所代替。生命力极旺健,乐观而豪爽的诗人,不能容得儿女情长般的酸楚,牡丹的锦绣成就了唐诗的锦绣。鉴于此,他根据唐诗意景创作了大量的画作,内容丰富,涉猎很广,人物、山水、历史和牡丹进行了较好的结合,充分体现了诗情画意。
      牡丹的气质是李新国笔下的牡丹与众不同的地方,高贵卓越感体现了国家繁荣昌盛的象征,代表着对富裕生活的期盼与追求,姹紫嫣红,富丽堂皇。他在洛阳神州牡丹园创作的牡丹大型组画,历史跨越千年,从皇亲国戚、文人学士、伟大人物和领袖导师热爱的牡丹情节,进行了详细地刻画,既有工笔重写,又有飘逸的写意,给牡丹的这一文化象征意义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非常贴切地代表了改革开放的中国国泰民安,前程似锦的美好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和愿望。他画的巨幅牡丹画《国花峥嵘》,代表着民族精神,作为“富贵花”,并不娇嫩脆弱,他将生长在莽莽群山中,在悬崖峭壁中顽强生长的牡丹表现的淋漓尽致。2007年8月1日中国美术馆展出的《欣欣向荣》作品,整幅以红色为基调,长城是用鲜血染红的,笔下的钢铁长城不是冷酷,而是鲜活有血有肉,远望长城每个垛口都是一名军人。长城下面是火红的牡丹欣欣向荣,一派繁荣昌盛之势,寓意人民安居乐业,看到这幅画作,使人很容易想到没有血染的长城,就没有火红的生活; 他画的《向往》,深刻反映了当地的人们生活写照,体现了随遇而安的乐业精神;他画的《奉献》,揭示了当地的农民护子护花的奉献精神。他的牡丹画几近千品,有的表现牡丹劲骨铁心、不畏权贵的高风亮节精神;有的表现在恶劣环境下,牡丹把美好、传宗留给下一代的奉献精神;有的表现了牡丹在自然界的生存法则面前顽强拼搏精神;他的画作较好的体现了牡丹的国花气韵,回答了牡丹何以千年来常看常新的问题,画作立意高雅,教育意义大,时代性强,具有引导人感染人的主旋律作用,是对牡丹新国画的有益探索。

 

 

地址:山西吕梁
联系人:田美红 电话:15525774910 监督电话:0351--3509490 邮箱:1723838353@qq.com
晋ICP备11005587号 晋工商印广登字【2011】第58号
Copyright©2012-2013 中亚传媒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