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年底,又是一年一度流动人口返乡过年的高峰期。“一年累计3800万人中断缴纳养老保险”的消息挑动人们敏感的神经,让人们想起了前些年每到12月份就涌现的“退保潮”。
社会保险被比作“安全网”、“稳定器”,出发点是为了改善和保障劳动者的利益,而养老保险正是其中分量最重的一项。如今,每年数千万人中断缴纳保险,背后有哪些原因?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将对此产生哪些影响?中断社保为哪般(民生视线·共享发展 畅想改革)--时政--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220/c1001-23894289.html 笔者看了这个消息,一点都不感到意外,以后甚至有更多的老百姓会退保,原因很简单,基层的交保方式和流程都有问题,就像笔者的父亲,今年68岁了,至今都没领到一分钱的养老金,原因可笑之极,村官忘了上报,现在还没人管,眼前的养老金都领不到手,还敢指望以后,这是一个真实的事情,可就是没人管。 笔者说一个我们地方的交养老保险和领养老保险的实际,说是养老保险连续交15年,每年一百元,由于当地有一半都是花甲之人,就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60岁以上的老年人想领养老金,子女必须都要交,只要有一个子女不交,就不会给老年人发放养老金,笔者头一年没交,第二年交了,父母仍然没领到养老金,那这个养老金还咋交,连眼下都被遗忘,鄙人也感到养老保险不能交。 当然不是国家不给,是基层不敬业,监管不到位造成,600元,不算什么,但不公正,不作为,会打消老百姓交养老保险,就像父亲,他的养老金遗漏,谁该负责,还追得回来吗?如果追不回来,我还如何再交养老保险? 其实,既然要交养老保险,就必须立法,形成法律,每个有能力缴纳养老保险的都必须缴纳,不能用土方法来约束人们缴纳养老保险,更不能采取自愿,由于许多已故双亲而年龄只有40、50岁的一大部分群众,他们在20年后才能享受此政策,在我们当地不交的人占10%左右, 相信在各地都有类似的情况,领养老金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遥不可及的事情,再加上像我父亲那样被漏报的,谁还会主动缴纳养老保险。 为此要建立严厉的监管机制,确定以后老有所养,由于基层干部文化素质差,道德修养严重缺失,已给当前的养老政策铺上了阴影,留下了隐患,再加之所谓的延迟退休,如果只为官场延迟退休做庇护的话,一个65岁的老百姓才能领600多元一年的养老金,相信以后交养老保险的人会越来越少,甚至会半途而废。(虎山 居士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