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频道介绍 | 地方资讯 | 经济动态 | 媒体聚焦 | 行业动态 | 经济与法 | 艺术长廊 | 产业导航 | 传媒研究 | 投诉留言 | 联系我们
聚焦民生 | 绿色环保 | 政策解读 | 文教卫生 | 环球热点 | 深度报道 | 公益资讯 | 史海回眸 | 业界动态 | 监督曝光 | 行业法规 | 全民健身
招商在线 | 时尚宝典 | 消费导航 | 食尚男女 | 汽车财经 | 礼品商城
 
 媒劢  
人民网评:管理互联网,得内外兼治
(2015/1/22) 点击:1563 关闭

近日,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启动“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并专门开设了举报专区,设立奖励机制,鼓励群众监督检举。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是和互联网相伴相生的不良产物。和现实生活中一般的敲诈勒索不同,由于网络具有隐蔽性、可匿名、传播迅速等特点,网络敲诈往往是“来无影、去无踪”,如果不予理会,或者没有满足敲诈人的要求,所造成的传播后果,也许会非常严重。而有偿删帖,更成为了网站编辑、论坛版主,甚至于网络主管部门一些干部寻租的工具。

针对类似的网络乱象,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了不少相关法规进行规范。比如,去年十月,最高法公布《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将有偿删帖界定为违法行为。但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公司企业、公众人物,饱受着有偿删除不实负面信息的困扰。形形色色的网络敲诈,更是让机关单位、组织个人叫苦不迭。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网络敲诈、有偿删帖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久治不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或者公众人物的日常行为,本身存在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失误、漏洞,具有让网民滋生不满情绪、产生“不良反应”的想象空间。有些甚至是越过了法律、道德的底线。如果爆出,极有可能会引发网络上的讨伐热潮。连带遭殃的,有可能是个人和家庭的隐私信息。不法分子一旦抓住了某个把柄,并以在网络大肆传播为要挟,企业或个人考虑到自身形象,以及网络传播的“乘数效应”,即便并非是主观上故意犯错,第一反应也往往会选择花钱消灾,快速息事,以争宁人。

如果再往深一层观照,企业、组织、个人如此忌惮不时来袭的催钱炮弹,和维权时间长,成本高,难以搜集足够证据,也有极大关系。与其耗费心力,还不如花点钱,赶紧打发。当周围越来越多的人逐渐习惯于这种看似合理的“最佳止损方式”,而相关管理制度无法及时跟进,相关部门无法尽快提升监督和打击力度,一本万利的敲诈、删帖买卖,难免会被一些不法分子觊觎模仿,发挥利用。

“生长麦子的沃土,照样孕育罂粟”。互联网为亿万人的生活创造了便利和快捷,但不加节制的发展,只会为侵害人民群众合法利益,扰乱社会秩序的网络行为提供滋生土壤。网络空间也是公共空间,需要规范管理,净化环境。期待这次为期半年的专项整治工作,能为惩治种种网络乱象树立一个良好范本。


服务信息
乌鲁木齐市97号汽油跌破7元
11月15日起新疆专项整治高速公路不
公安户籍窗口春节开通“绿色通道”
房产税试点试出了什么?
中国农村酝酿新一轮重大改革
3800万人为何会中断缴纳养老保险?

大家爱看

彭少勇:一个现代版“刀下留人”的真实
环球热点网:2015迎新春书画名家联
俄罗斯国际储备降至3794亿美元
日产“廉价”品牌达特桑 不会引入中国
华媒:中国需做极坏准备 不必急于缓和
外媒:航天成就助中国晋升“超级大国”

手机看新闻视频新闻视频


新闻资讯

工信部回应4G资费:目前确实偏高鼓励
专家:网贷平台不会出现“倒闭潮”
新媒体时代传统报业的突围之路
国信办坚决制止“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
业内人士:余额宝与银行理财不宜简单比
国信办:坚决纠正单纯以点击率论英雄

视觉焦点
传保健食品将取消审批 业界担忧市场会更乱  
物联网技术获突破 “折叠电视”或成现实  
2014年高端厨电发展要点:品牌 节能  
明年1月1日起 电解铝行业执行阶梯电价  
2014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形势展望  
国产半导体设备业迅速崛起 技术创新实施产  

图片新闻
艺评:陈丹青缺乏“水墨”的历史视野  
93年威尼斯双年展画作失踪:艺术家追画2  
谢汉仁:选择书法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驰翰秋拍溥儒作品鉴赏  
牡丹新国画  
梵高向日葵的赤诚(图)  
   
 

地址:山西吕梁
联系人:田美红 电话:15525774910 监督电话:0351--3509490 邮箱:1723838353@qq.com
晋ICP备11005587号 晋工商印广登字【2011】第58号
Copyright©2012-2013 中亚传媒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