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频道介绍 | 地方资讯 | 经济动态 | 媒体聚焦 | 行业动态 | 经济与法 | 艺术长廊 | 产业导航 | 传媒研究 | 投诉留言 | 联系我们
聚焦民生 | 绿色环保 | 政策解读 | 文教卫生 | 环球热点 | 深度报道 | 公益资讯 | 史海回眸 | 业界动态 | 监督曝光 | 行业法规 | 全民健身
招商在线 | 时尚宝典 | 消费导航 | 食尚男女 | 汽车财经 | 礼品商城
 
 锟斤拷缺锟斤拷锟?  
留守儿童齐盼春节与家人团圆 有的6年未见父母
(2013/2/12) 点击:5330 关闭

  央视《新闻1+1》2013年2月7日播出《留守儿童,盼团圆,更盼改变》,节目中提到,对于那些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来说,他们一年到头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在春节的时候爸爸妈妈能够回来全家团聚。而作为父母,那些打工者最大的心愿却是能够给孩子挣下、省下足够多的钱,给他们一个美好的未来,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宁愿暂时春节不回家,这是一个亲情的悖论,情感的悖论。以下系节目实录:

   (节目导视)

  解说:

  春节将至,重庆开县9万多名留守儿童都在等着父母回家。

  马学敏 留守儿童:

  我最害怕的是他们抛弃我,不要我,不爱我。    

  解说:

  过年,孩子们的心愿最重要!

  齐家维 留守儿童:

  我的愿望是爸爸的眼睛快快好起来。

  解说:

  过年,孩子们的将来有担心。

  杜群英 汉丰四校心理咨询老师:

  他不愿意和其他孩子出去玩,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孤独的一个个体。

  祁宇辉 上海中心小学教导主任:

  过了最需要父母爱的时期的话,那么这是无法弥补的。

  解说:

  这是一个流动的年代:漂泊的父母,留守的儿童。

  《新闻1+1》今日关注:留守儿童盼团圆,更盼改变!

  主持人 董倩:

  晚上好,欢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对于那些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来说,他们一年到头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在春节的时候爸爸妈妈能够回来全家团聚。而作为父母,那些打工者最大的心愿却是能够给孩子挣下、省下足够多的钱,给他们一个美好的未来,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宁愿暂时春节不回家,这是一个亲情的悖论,情感的悖论,有解吗?

  今天我们就来关注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播放短片)

  解说:

  重庆市开县上桥中心小学姐姐王小敏,弟弟王杰都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姐弟俩已经三年没见到自己的父母了。两个留守儿童,爷爷在家里做农活,他们的生活主要靠奶奶照顾,孩子们的父亲在上海做汽车修理,母亲是饭店服务员,家里的生活就靠他们寄些钱来维持。春节临近,两个孩子最害怕听到的就是父母说“不回来”这三个字。

  王小敏奶奶:

  起来吃饭,你又不是没有人带你,你也是知道,你说奶奶这么大年纪了还在带你。

  王小敏:

  奶奶。

  王小敏奶奶:

  什么?

  王小敏:

  怎么爸爸妈妈他们还不回来?

  王小敏奶奶:

  他一下怎么能回来?他还要把这个月做了,然后要买到了车票才回来。

  解说:

  为了让这些留守儿童能够经常与父母沟通,上桥中心小学专门为孩子们设立了亲情聊天室,学校联系了小敏的家长和两个孩子视频聊天,一见到爸爸妈妈小敏就哭了。

  王小敏妈妈:

  你莫哭。

  王小敏:

  嗯。

  王小敏妈妈:

  听到没有?

  王小敏:

  听到了。

  王小敏妈妈:

  妈妈以后,以后妈妈挣到钱了,就回来看你们。

  王小敏:

  嗯。

  王小敏妈妈:

  要不要得?

  王小敏:

  要得。你还有多久才回来?

  王小敏妈妈:

  你想妈妈了?

  王小敏:

  嗯。

  王小敏妈妈:

  妈妈过一阵就回来。

  王小敏:

  嗯。

  王小敏妈妈:

  听话,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按时完成,妈妈改天就回来看你们。

  王小敏:

  嗯。

  爸爸,我想你。

  王小敏爸爸:

  莫哭,我也想你。

  王小敏:

  现在别人爸爸妈妈都回来了。

  王小敏爸爸:

  嗯。

  王小敏:

  现在别人的爸爸妈妈都回来了。

  王小敏爸爸:

  你莫哭,我们,我们改天回来看你们。

  王小敏:

  嗯。

  王小敏爸爸:

  要不要得?

  王小敏:

  要得。

  王小敏爸爸:

  你要弟弟喊我。

  王杰:

  爸爸。

  王小敏爸爸:

  嗯。

  你想不想我们?

  王杰:

  想。

  王小敏:

  爸爸,你那里现在冷不冷?

  王小敏爸爸:

  不冷,你们冷不冷?

  王小敏:

  不冷,我想你们了。

  王小敏妈妈:

  嗯。

  王小敏:

  我想你们了。

  王小敏妈妈:

  你莫哭,改天爸爸妈妈就回来看你们。

  王小敏:

  嗯。

  王小敏妈妈:

  要不要得?

  王小敏:

  要得。

  王小敏妈妈:

  你莫哭了,你要好好读书。

  王小敏:

  嗯。

  王小敏妈妈:

  听到没得?

  王小敏:

  听到了。

  王小敏妈妈:

  爸爸妈妈有路费钱了就回来看你们。

  王小敏:

  嗯。

  王小敏妈妈:

  要不要得?

  王小敏:

  要得。

  解说:

  2月3日晚上,《新闻联播》播出了王小敏的故事,我们不知道当天晚上隔着电视屏幕有多少人陪着这一家四口掉了眼泪。而在和儿女这次视频半个多月后,原本不打算回家的父母最终还是决定回开县老家过年。蛇年春节,三年没见面的父母和孩子可以过一个团圆年了。而在开县,盼着父母回家的孩子又何止一个王小敏?

  李靖 9岁(父母今年不回家过年):

  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了。

  胡怡 9岁(父母今年不回家过年):

  我想爸爸妈妈明年回来陪我过一个快乐的新年。

  记者:

  他们今年不回来了?

  胡怡:

  不回来。

  记者:

  他们在哪里?

  胡怡:

  在上海。

  马学敏 汉丰四小学生:

  自从他们走的那一天,我就再也没有被他们抱过。

  王思怡 汉丰四校学生:

  如果我妈妈在就好了,我就跟她一起到处去玩一下,跟她撒娇。

  记者:

  有多长时间没有见到爸爸妈妈了?

  李诗颖 汉丰四校学生:

  六年。

  记者:

  你想见到爸爸妈妈,第一个动作是什么?第一句话是什么?你想过吗?

  李诗颖:

  想过,第一个动作是想上去抱住她们。第一句话就是我想对他们说,我希望他们以后多回来看我。

  上桥中心小学三年级 24名留守儿童:

  爸爸妈妈,我想你!

  上桥中心小学四年级 19名留守儿童:

  爸爸妈妈,我爱你!

  上桥中心小学五年计 33名留守儿童 16个学生的父母不回家过年:

  爸爸妈妈,我想你!

  董倩:

  一家,两地,三年,再次团聚,这样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这个年怎么过牵动了无数人的心。我们看几张图片,这是《重庆晨报》的记者记录下来的父母回家以后的几个温暖的瞬间。这是在2月4日,你看这两最小的孩子抱住了父母没完没了的黏啊、亲啊,这是一家人,他们一共是三个女儿一个儿子,你看全家人团聚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露出来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笑?好,接下来我们就来连线王小敏的爸爸王元平。

  (电话连线)

  董倩:

  王元平,您好,首先一个问题给你,为什么三年夫妻两个一直就没有回家?

  王元平 王小敏的爸爸:

  你好,主持人。

  董倩:

  刚才我问你就是三年不回家,你们怎么考虑的?

  王元平:

  就是考虑到这个经济来源不好吧。

  董倩:

  你们是不是想攒足够多的钱再回家?

  王元平:

  对。

  董倩:

  那今年为什么考虑回家了?跟这个比如说在视频上跟孩子通话了,包括大家都知道你们这个事情有关系吗?

  王元平:

  有关系。

  董倩:

  你们最后怎么下决心,到底是什么原因触动你们决定回来,隔三年之后回来看看孩子?

  王元平:

  就是看到小孩和老人在家里嘛,就下定决心。

  董倩:

  元平,你告诉我,你心里有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就是达到这个目标之后,才能够回到家里面去看孩子,能够和孩子们去过年,这个目标是什么?

  王元平:

  家里的房子还是一个老房子,在家里,就是想把这个房子先挣起来再回家。

  董倩:

  你觉得如果不是这次外界包括孩子给你这么大的压力,你觉得你要几年才回来一次?

  王元平:

  那肯定就要等到。

  董倩:

  还要更久。

  王元平:

  还要更久的,七八年吧,十年也有可能。

  董倩:

  八年,十年也是有可能的。

  王元平:

  对。

  董倩:

  你不觉得对孩子来说这有点儿太残忍了,因为他们可能很久见不到你,八年、十年见不着你。

  王元平:

  这我也想过,不过没有办法。

  董倩:

  元平,你这次准备什么时候离开,团聚完了,你们夫妻两个什么时候再回上海?

  王元平:

  这次过完年之后就是在大年到初四吧。

  董倩:

  初四就走。

  王元平:

  嗯。

  董倩:

  为什么不可以再迟一点?

  王元平:

  就是考虑到这个路费,路费太高了。

  董倩:

  还是钱的问题。

  王元平:

  对。

  董倩:

  有没有考虑到不用去上海那么远,就是在自己家门口就业或者说稍微近一点的地方去打工,有没有这种可能性?

  王元平:

  我就是想考虑到在家里面条件好像还是差一点嘛,在外面工资稍稍高一点嘛。

  董倩:

  元平,我最后一个问题给你,你和你妻子准备还在上海要干多少年才回来?回到孩子身边?

  王元平:

  这个我也不敢想象。

  董倩:

  所以刚才你说你的目标就是说要把这个房子钱给挣回来才能够回来,是吧?

  王元平:

  对。

  董倩:

  好,谢谢你,元平,希望你跟你妻子还有四个孩子能够在一起过一个好好的春节。也希望你能够早早把这笔钱能够赚好,能够回来,家庭真正的团聚,谢谢你,元平,接受我们的采访。

  没有孩子不喜欢在春节的时候收到礼物,但是对于王元平一家来说,他们的孩子在春节时候最希望收到的礼物是自己的父母能够回来跟自己在一起,如果我们关注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的话,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比重庆开县更具有代表性,因为这个地方被称做是“中国打工第一县”,50多万的外出务工人员,有9万的农村留守儿童,对于这些9万,我们就拿开县做样本,对于这9万个孩子来说,他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问题是需要迫切解决的?我们继续关注。

  (播放短片)

  解说:

  开县,距离重庆市区300多公里,是国家级贫困县。春节临近,每天都在等待着父母回家的留守儿童,记者随处都可以碰到。

  绽晓棠 本台记者:

  重庆开县的留守儿童数量在重庆是最大的,有九万多人,有的学校甚至就有两千多人的留守儿童。

  解说:

  在开县白桥镇上桥中心小学,172个学生中留守的孩子就有128个,比例高达80%,他们一年甚至几年都见不到自己的父母,上桥中心小学校长陈宝福告诉记者,三年前他上任之初,这个学校的留守儿童比例高达92%。

  陈宝福 上桥中心小学校长:

  我来到这个地方感到心都冷了,看到这些孩子很可怜。

  记者:

  (家里)爷爷奶奶不完全能照顾好他们是吗?

  陈宝福:

  根本不可能照顾好,因为许多孩子的爷爷奶奶年纪比较大,自己身体又不好,只能是保证学生有饭吃。

  解说:

  三年来,当地政府投资了近300万,在尽力改善着上桥中心小学留守孩子们的住宿、伙食以及教学环境。陈校长说,物质上的匮乏可以尽力去想办法解决,但是谁的心里都清楚在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心里,他们所承受的烦恼和痛苦有时学校无能为力。

  记者:

  你作为一个母亲来说,你觉得他们最缺少的是什么?

  杨厚平 上桥中心小学生活老师:

  是母爱,真的是太缺少母爱,有时候你看,假如有孩子生病的时候,他就多么需要母爱去关爱他,真的看这些孩子有的(年龄)太小,的确看到这些孩子有一点点心里太难受了。

  解说:

  上桥中心小学的留守孩子从三年前的92%到现在的80%,尽管数量在减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面临的问题却在日趋加重。

  留守儿童:

  爸爸,你过年的时候回不回来?

  爸爸:

  回来。

  留守儿童:

  你不是说不会回来吗?

  爸爸:

  要回来。

  留守儿童:

  又在骗我们。别人的家长星期五都到家了。

  爸爸:

  我们过几天就回来,我这边忙。

  留守儿童:

  爸爸你又在骗我们。

  爸爸:

  嗯。

  留守儿童:

  我说你又骗我们。

  爸爸:

  真的呀。

  留守儿童:

  爸爸你不能和妈妈吵架。

  爸爸:

  没吵架。

  留守儿童:

  嗯。

  爸爸:

  只能吵架,能行吗?打架嘛。

  解说:

  何青三姐弟说,最难受的时候就是听到远在上海打工的父母吵架的消息。虽然父母远在他乡,但是从电话那头传来的一点点消息都会影响孩子们的心情。

  何青 上桥中心小学学生:

  我的心愿就是他们两个能够和和气气的嘛,然后等到我们长大了之后,他们就不用这么辛苦。

  解说:

  父母远在他乡,最亲的爷爷奶奶也在一天天老去,因为爷爷得了胃癌,奶奶很忙,今年8岁的李靖不仅要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还要照顾妹妹,生活做饭烫伤了手,直到去学校才被老师发现了。

  记者:

  是烫伤的。

  饶小燕 上桥中心小学四年级班主任:

  今天我给她买的,她奶奶没给她买,就是她奶奶不知道,然后就在家里跟她,家里面跟她擦了一点酒,本来烫伤的,不可以擦酒的。

  解说:

  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在重庆市留守儿童已经达到113万。春节将至,孩子们都能与自己的父母团聚吗?

  董倩:

  因为常年不跟自己的父母在一起,孩子们小小的年纪就表现出了与这个年纪远远不相符的这种成熟,面对着他们的早熟,让我们既感慨又心疼,怎么能够让他们过一个好年,怎么能够让他们过一个好的童年。

  接下来我们就连线重庆市开县的县委常委陈华东,陈华东是长期分管开县的教育工作。

  (电话连线)

  董倩:

  陈常委,您好,刚才我们通过连线王元平,我们就在想,有没有可能像王元平这样的人,他们远离重庆去上海打工,有没有可能,你们想出办法来,能够让他们就在附近打工,而不用跑到那么远让孩子跟他们长期两地分居,有这种可能吗?

  陈华东 重庆开县县委常委:

  你好,因为开县是一个人口居住大的一个移民大县,有165万人,目前开县在整个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主在“减法”上加大力度,三年时间从最高的留守儿童10.5万人减少到现在的9.2万人,那么做“减法”的原因,主要是这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主要是加快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目前新农村建设的乡镇府的变化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逐渐加强;第二个方面是打造百亿级工业园区,使这些外出务工人员就近务工;第三个方面是开展了全民创业活动,详情招商,按照重庆的统一安排出了很多优惠政策,同时加大了宣传义务教育化力度,从而正确处理好政府与教育的关系问题。

  董倩:

  就是三年的时间减少了1万的留守儿童还是减少了1万的打工、务工者?

  陈华东:

  我们整个留守儿童减少了1.3万人,从三年前的10.5万留守儿童减少到现在的9.2万人,减少1.3万,我们这些家长们回来接近4到5万,这4到5万主要是回乡、返乡创业,二是就近的工业园区,加大工业园区的建设力度,目前园区逐渐成熟,就近务工的越来越多。

  董倩:

  这是一个好的趋势,谢谢您,陈常委,希望开县表现出来的这样一种“减法”的做法能够持续下去。好,谢谢您。

  留守儿童的问题说到底是一个老问题,其实根本解决之道无非就是两个:一个是让这些父母打工的时候,出去的时候能够有能力把自己的孩子也带出去,举家都去打工的城市去生活;另外一个让所在地能够有能力、有吸引力把这些打工者留下来,就让这个家庭不再分散,就在本地生活和工作。好,我们的节目继续关注。

  (播放短片)

  画面提示: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

  解说:

  这段影像拍摄于2002年。镜头里的女孩是时年13岁的湖北安陆市烟店小学的学生李念琴,记者当年见到她时,她的父母已连续第5年外出打工,家里只有她和84岁高龄的奶奶相依为命,长久远离父母的孤独,让李念琴的性情变得十分孤僻。

  李俊泽 李念琴的二伯:

  她就是凡是有什么事问她呢,不怎么说,问她有什么难处呢?她说她不难,就是这样。

  李念琴:

  我在生活中最大的困难就是有事没有人找我说说话、谈谈心,几乎就没有什么人,但是我觉得太孤独的时候,就有时候听听歌,也许歌就是我的知心朋友吧。

  解说:

  内向的李念琴只愿把心事放在日记里。

  李念琴日记 画外音:

  不是这个不在家,就在那个不在家,从来都没有团圆过,包括大年夜。离别,我和我的家人有过多少次离开,每当对方离开了,我都会流泪,我都会伤心,我最怕你走上离别的车站。

  解说:

  今年,李念琴应该24岁,我们不知道如今的她是否仍然保留着十年前的日记。

  画面提示:

  和2000年相比,2005年,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增长十分迅速。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

  ——全国妇联《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解说:

  这段影像拍摄于2005年,镜头里的孩子同样13岁,他就是江西墨田村的留守儿童樊敏康。13岁的孩子跟外出打工的父母分开,竟然也将近13年,他不想见父母,甚至不愿在别人面前提及他们。

  记者:

  你觉得他们不会想你?

  樊敏康:

  是。

  记者:

  为什么不会想你?

  樊敏康:

  他对我一点都不好。

  解说:

  这个用编织袋做的沙袋应该算是小敏康唯一的玩具,每天早晨,他都要对着沙袋打上一阵,班主任告诉记者,因为无人管教,敏康经常在学校打架。

  樊天星 樊敏康的班主任:

  他经常有这样的一块木板,要同学把手伸出来让他打,也不让这些同学告诉老师,他说,你告诉老师我打你更重。

  记者:

  你为什么会喜欢打架?

  樊敏康:

  我想拿他们出气。

  解说:

  8年过去了,应该有21岁了,我们不知道今年春节这个已经长大成人的小伙子又会如何度过?

  画面提示:

  2008年,通过对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推断,全国妇联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至今,官方仍沿用这一数字。

  解说:

  2008年11月,广东省某地有群众举报,在附近社区有人用铁链把自己的女儿锁了起来,被锁的女孩叫娟娟,时年14岁,刚刚辍学不久,她的父母都常年在广东打工,当时刚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父亲说,之所以用铁链把女儿锁起来,是因为娟娟常常离家出走,实在没有办法。而娟娟却说,她离家出走是出于对父母的怨恨。娟娟,老家在湖南,出生后不久,父母就去外地打工,把娟娟留给爷爷奶奶抚养,直到上小学时,娟娟都没怎么见过父母。2008年,娟娟决定辍学。

  娟娟:

  现在他们跟我说,以前也是我们就是顾着赚钱还债,没陪你,我说也没办法。

  解说:

  4年过去了,我们不知道已经成人的娟娟还在怨恨自己的父母吗?

  2000年,2005年,2008年,2000万,5800万,十几年来,中国的留守儿童现象牵动着全社会的关注。李念琴已经24岁,娟娟已经18岁,如今我们又在关注王小敏,面对着已经跨代的留守儿童问题,我们还能再多做些什么?

  董倩:

  其实没有人愿意抛家弃子、背井离乡出去打工,选择春节不回家的农民工他们做出的是最无奈的选择,他们希望用这种骨肉分离的方式攒下更多的钱、挣下更多的钱给孩子许下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但事实上,现实中往往是钱挣回来了,孩子的童年却没有了,骨肉亲情却淡了,为了改变这样的一种情况,党的十八大提出一种新型的城市化,就是让大中小城市和城镇让他们协调发展,让这些农民工能够不再去远隔千里地异地打工,而是在自己的家门口就能够务工和自己的家人团聚,我们现在有全国是5800万的这样的一个留守儿童,其中超过4000万是14岁以下,我们希望这样的一个数字越来越少,越来越地减少。

  好,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画面提示:

  开县上桥村5组23号 1月29日团聚

  开县上桥村2社 2月3日团聚

  开县上桥村8组93号 时隔六年全家团聚

  开县上桥村1组40号 1月18日团聚

  高科 《重庆晨报》记者:

  我们看到这张照片呢,是一家人高高兴兴在自己的私车前合影,这是他的父亲,平时上海打工,是给一个老板开车,通过辛辛苦苦的工作,买了这么一辆小轿车,今年过年的时候就高高兴兴和自己的老婆开着这个车回家。

  这个小朋友站在这个板凳上,很得意的样子,这个屋里面贴满都是奖状,这个小朋友叫余浩,上当地小学的四年级,一般留守儿童的成绩都不是很好,这种成绩很好的还是比较少见。

  这是第一次回到重庆过年,他们这一家人在六年前就全部打工,有的在上海生活,春节之后这一家人又要离开,除了奶奶留下来照顾这个小孩读幼儿园,其他人又要去上海打工了。

  这一家人全部高高兴兴拿着春联在拍照,这个家里面除了春联之外,屋里面还挂满了香肠和腊肉,爸爸妈妈也是在上海打工,两年没回来了,今年回来也是特地在上海买了很多春联带回来,家里面的人高高兴兴一起坐下来拍个全家福。

 


服务信息
大同市政管委会创新管理服务民生
中国各级官员在节日期间展现亲民“新作

大家爱看

36岁男子春节期间被安排18场相亲
港媒:美华人呛声美国不要偏袒日本 台
恶搞英王室澳大利亚主持人复职
中国各级官员在节日期间展现亲民“新作
俄一年查腐败案4.5万宗 逾万人受刑

手机看新闻视频新闻视频


新闻资讯

123
多名人大代表建言立法惩处浪费 当成犯
留守儿童齐盼春节与家人团圆 有的6年
部分农村家长为追求更优质教育送子女进

视觉焦点
反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好新闻的要素探究:真善美的品质不可少
美国非营利杂志运营模式:运用专业广告
新闻报道中模糊限制语语用功能探析
法拉利赛车乏力车手挨批 意媒推荐特鲁
意大利媒体痛批马萨无能 呼吁法拉利尽

图片新闻
大同风采  
大同风釆  
大同风采  
大同风采  
大同风采  
大同风采  
   
 

地址:山西大同
联系人:武勇军 电话:13521018144 监督电话:0351-3170233 邮箱:572906985@qq.com
晋ICP备11005587号 晋工商印广登字【2011】第58号
Copyright©2012-2013 中亚传媒网 All Rights Reserved.